2021-12-25 六周年庆 | 行稳致远,砥砺前行

2021-12-25 六周年庆 | 行稳致远,砥砺前行

    尊敬的持有人及合作伙伴:

      时光荏苒,转眼奶酪基金已经迎来了6岁的生日。非常感谢各位持有人及合作伙伴给予的信任,让奶酪基金自成立以来就能坚定地践行价值投资策略,并在深耕价值投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2021-11-29 奶酪基金连续三年斩获4座英华奖

2021-11-29 奶酪基金连续三年斩获4座英华奖

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中国私募基金英华奖于2021年11月29日揭晓,奶酪基金连续三年斩获4座英华奖。通过多环节层层筛选,对私募基金业绩、规模、回撤、风险调整收益等定量指标筛选,结合私募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研体系、风控流程、公司治理等多维度定性评估,以及业内研究机构评价和私募互评等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最终评出最具实力的私募名单。经过多年的打磨和积累,中国私募基金英华奖已经成为业内最具份量的权威奖项之一。

2021-11-25 [奶酪观点] “捡烟蒂”投资为什么不灵了

2021-11-25 [奶酪观点] “捡烟蒂”投资为什么不灵了

为什么以定量分析的选股思行不通了,侧重定性分析是不是定量分析(估值)就不重要了,应该如何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选股的问题。本期在此分享了我们从侧重定量分析转向侧重定性分析的历程,探讨以上问题。
                                                                                ■“捡烟蒂”时期
我们是在2006年进入股市的,开始以定量为主的分析在市场中大获全胜,后来,我们干脆采用“地毯式”的方法挑选标的,对2000多家上市公司全部通过估值模型进行筛查,找出低估的企业。其次,用排除法,排除一些业务和盈利不稳定的企业。最后再通过略为简单的定性分析,选择投资标的。
在对这两千多家公司进行估值的过程中,我们对FCFF模型进行过几百上千次修正,初步累积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经验。这个阶段,这种侧重定量的低估策略效果显著,我们的投资组合获利很多。
后面我们逐步发现,这种“静态安全边际”实际是市场给与我们的短期馈赠。在2009年的证券市场中,因为市场大跌之后,出现了很多很便宜的公司。我们可以按照FCFF绝对估值模型找到很多被低估的公司。但毕竟股灾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少的。随后市场的发展,投资于这类“静态安全边际”的标的,不会让你亏钱,但也很难有好的赚钱效应。
这个过程让我们联想起巴菲特从早期的“捡烟蒂”投资转向后期的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投资方式。
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早期专注于投资“烟蒂股”。巴菲特曾这样描述烟蒂股:“你可以想象被扔在地上的雪茄烟蒂,这些烟蒂还能捡起来再抽上一口,虽然不太优雅,但能免费抽上一口雪茄。”所谓的“捡烟蒂”其实就是用清算价值来衡量公司股票,如果你能把公司收购并解散,剩下的现金不仅能覆盖你的买入成本,还绰绰有余,就是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这是格雷厄姆时代和巴菲特早期采用的投资策略。

 但这一做法在1970年代就开始行不通了。巴菲特在1969年《致股东的信》谈到,在过去20年中,通过数量分析方法选股的机会之水已经逐步干涸,到今天可以说是完全枯竭了。”而芒格更是直接:“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本·格雷厄姆理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渐渐地世界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一规则,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的廉价股没有了。你拿起盖格计算器在橡胶上探测,可惜它并没有发出滴答的响声”。
巴菲特转变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从偏重静态的定量分析走向偏重未来动态的定性分析的过程。
                                                                          ■大环境不支持捡烟蒂投资了
分析一下我们所处的投资环境,其实可以发现,静态定量分析投资者的优势在减弱。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信息科技发展:
我们当前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上市公司的历年的财务报告,从炒股软件上或者付费证券数据平台就可以轻松获得,很多财务数量化分析的功能已经被计算机取代。格雷厄姆时代,或者是中国早期的证券市场,这些资料都还是很欠缺的,获取比较困难,计算机技术也比较落后,很多财务数据是需要靠人工挖掘。当这些定量分析的技术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候,意味着少数人的竞争优势消失了。
(二)专业投资者增加:
早期资本市场,具备财会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少的,随着学科建设的理论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从事职业投资工作。当掌握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之后,靠这项本事获得超额收益就变难了。
(三)整体估值水平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整个利率水平总体往下走,80年代末90年代初,居民储蓄年利率可达10%,而当前储蓄利率仅为1.5%。利率的走低迫使居民寻找更高回报率的资产,而基金和股市是最重要的渠道。当流动性提升后,投资者不得不面临总体估值水平提升的现实,发现便宜的股票越来越难。可能早期市场,存在很多有60%—70%安全边际的股票;但现在,你只能发现一些安全边际在30%—20%左右的股票。投资这些股票不会亏钱,但赚钱也越来越难了。
(四)科技发展加速
进入2000世纪后,科技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带来商业环境的剧变。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现代的企业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创新,以应对经营环境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 。这也导致企业生命周期的缩短,低估值企业在估值回归的道路上,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通常一个问题刚被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浮出水面,先前的低价优势可能很快就被企业不佳的经营绩效所侵蚀,出现所谓的“低估陷阱”。
                                                                       ■投资需进化到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
面对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切不可固守一套教条式方法,理论是不断继承发展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认识理解变化。对于变化,哪怕后知后觉都不怕,就怕固步自封,拒绝改变。正如凯恩斯所说的,困难在于摆脱旧观念,而非想出新主意。
 当依靠定量分析能寻找的低估资产数量减少,对未来把握的定性分析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投资需要由“捡烟蒂”进化到“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由重视公司过去的历史和当下的低估值,变为更重视公司未来的前景而对公司当下的超低估值放松了要求,也就是更侧重定性分析。 

2021-10-22 [奶酪观点] 做估值一定不能自欺欺人

2021-10-22 [奶酪观点] 做估值一定不能自欺欺人

   

估值是价值投资的立身之本。所谓价值投资,必须先知道价值,才知道怎么去做投资。价值投资者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当成信仰。
投机行为则不同,他们根据通过判断证券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做交易,尽管他们判断时也加入了一些基本面的因素。例如很多投资者在买入时会说,新能源产业代表未来,将有几千亿的市场空间;这个公司近期拿了不少订单,业务蒸蒸日上;另一家企业都70倍PE了,以这家公司的质地,50倍PE不贵……虽然这些利好因素似乎都在判断企业的价值,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市场还有一种“赛道论”的声音认为企业只要未来能够实现高增长,可以不管买入价格多贵,长期持有即可以消化高估值。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想法。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对自己判断未来的能力常常过于乐观。例如在2000年期间的科技股泡沫,微软的股价较1995年上涨了接近10倍,达到60倍PE,但泡沫破裂后,微软的股价在两年多里跌了80%,直到14年后(2014年),微软的股价才恢复到2000的水平。且不说用投资者能否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等待价值回归,中间还要忍受80%的亏损会不会精神崩溃,我们就问一个问题,你怎么敢保证你选的是微软,而不是在泡沫中倒下的其它万万千千的网络公司?

价值投资既要关心价值,也要关心价格。关心价值使他站在企业持有人的立场思考:我以现在的价格投资这家企业,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这个企业未来将给我创造多少利润,这些利润里面有多少用于扩大在生产,有多少可以装进股东的腰包……关心价格则使他时刻主动寻找安全边际,避免出现不可逆的损失,为不准确、坏运气、逻辑上的错误留下缓冲地带。当市场处于乐观的情绪中,证券价格不断攀升,价值投资法通常变成累赘,常因为卖出太早导致收益水平跑输普通的投资者,但投资的目标并不是要和谁决一高下,而是要实现财富在合理承担风险下的增值。
然而估值是并不是一项精确的科学。由于市场和经营环境中,未来不可避免存在的诸多不可预测因素,加上投资者难免存在主观性,使得不同投资者对同一个公司估值,估出来的结果可能相差甚大。虽然估值最终结果不是一个精确的值,而是一个模糊的区间,但也必须以诚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估值最重要的是忠于客观世界;忠于企业的客观评价,尽量减少市场乐观或者悲观情绪的影响,不能自欺欺人。这是为企业估值应有的基本态度。

2021-10-15 [奶酪观点] 当投资逆风时,我们要如何理解、接受、执行

2021-10-15 [奶酪观点] 当投资逆风时,我们要如何理解、接受、执行

中国人讲得比较多的词汇是智商、情商,但是否能做成一些事情,其实比起专业因素来说,性格因素往往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比如如何面对逆境的能力,这就需要说说逆商这个词了。
有句话说,面对失败的态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这个面对失败的态度,就是逆商了。爱迪生曾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他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在资本市场中,没有人能一直顺风顺水,总有逆风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到每一笔投资都赚钱,每一次节奏都能踏准,每一次市场风格都能把握住,做投资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逆风了。
如何在投资中面对“逆风”?
对待逆风,我们认为要秉持这样的态度,能识别逆的东西、能接受逆的结果、敢于做逆的事情,简化成三个关键词就是:理解、接受、执行。
首先来说“理解”这个维度,要能识别逆的东西,需要足够专业的知识和识别价值、判断价值的能力,是否有实业的背景、对所投资的行业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是否有金融背景、能看懂财报以及不同财务指标所隐含的意义等等都是“理解”这个维度的门槛。为什么面对股价下跌这件事,有的人不计成本恐慌式抛售,而有的人则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买?表面的行为背后,其实就是对投资标的是否可逆的理解不同。

其次是“接受”这个维度,意思是面对股价下跌这个事实,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可以提前做一些包括心理、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准备,我们日常强调“黑天鹅”思维,即在日常运行中,要有各种应对不同级别风险的预案和一定的容错率,就是在平日里做好准备,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不慌。
最后是“执行”这个维度,“逆风”投资最难的就是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因为它建立在对企业未来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而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你和市场逆向而行时,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能在这种压力下坚持自己的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足够坚实的研究,还需要经验、心理素质、性格等很多因素。
逆风逆习惯了,就会把每一天都当成逆风来看待,这就要求我们拥有“黑天鹅”思维,时刻做好准备来面对“黑天鹅”的到来。
金融领域尤其证券投资领域是“黑天鹅”事件的高发地带,因为这里是利益、人性、欲望和政策等很多方面交织、纠缠、角逐的地方,这就要求投资人必须有事前预案,时刻做好防备。

2021-09-25 [奶酪观点] 用后视镜看清自己身处的道路

2021-09-25 [奶酪观点] 用后视镜看清自己身处的道路

 

本文是奶酪基金“投资中的三面镜子”系列的第二篇——后视镜。
做投资千万不能用后视镜看问题,很多公认的投资大师都持这样的观点,彼得·林奇就曾公开表示,你无法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对于这点我们是认同的,因为对未来的判断不能做简单的线性外推,但是未来也隐藏在过去和现在的轨迹中。后视镜可以辅助我们来判断自己正身处在怎样的道路上:后视镜里如果是一条泥路,未来大概率就在一条泥路上;后视镜里是高速公路,未来更有可能大概率在高速公路上。
所以后视镜需要慎用,绝大多数公司是不能用后视镜去看的,而且后视镜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望远镜、显微镜放在一起组合使用。
                   
                                                              ■做投资不能用后视镜为何成了共识
后视镜是汽车的重要配件,开车的时候,我们要看后视镜,了解后方的路况。但是,如果只看后视镜,而忽视了前方,就很容易掉进沟里。因此,有投资人将开车时只看后视镜的情形引入投资领域,意思是做投资不能只看过去的历史,并线性地认为历史一定会在未来重复发生。
开车时只看后视镜容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做投资只看历史就认为未来一定会重演历史也会付出投资失败的代价,这点无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都已得到了验证。
投资人总是不断总结,只可惜是从后视镜中总结,而投资却是面向未来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后视镜只是用来预测哪种风格的资产会在未来表现得更好,或者只以股价过去表现的单一视角来线性外推未来,那么确实要不得。因为牛熊交替和市场风格都是不断在变的,前一年正确的做法在下一年可能是不合时宜的,这样总结经验教训常常会以偏概全地吸取了不当的经验。在这个情境下,做投资不能用后视镜看问题就是对的。
但是,投资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后视镜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并不是。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从后视镜去学习和总结经验。如果我们投资一些好公司,如果因为其过去的优秀去判断它未来大概率会继续优秀,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结果虽然有运气成分和其它因素干扰,但是长期的好结果往往也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在支撑:后视镜里如果是一条泥路,你大概率就在一条泥路上;后视镜里是高速公路,你自然也大概率在高速公路上。
未来怎样取决于现在,而现在怎样则取决于过去,后视镜就是我们从现在看过去的窗口。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视镜对于投资来说就是有一定辅助作用的。
在本文开头,我们就说过,做投资可以用后视镜,但需要慎用。我们对后视镜的用法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用来看行业发展和企业软实力。
                                                                      ■用后视镜看行业发展
首先来看行业,行业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看。
纵向来看,不是每个行业和公司都适合用后视镜去看的,我们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公司是不能用后视镜去看的,比如周期性行业,盈利波动很大,很难弄清楚未来十年究竟会如何;还有科技行业,因为科技需要不断创新,一旦掉队,可能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一般的科技型企业,也很难看清趋势。
从行业的维度来看,能用后视镜看的这一小部分公司主要集中在大消费行业里。相对而言,大消费行业就比较容易看清楚未来趋势,尤其是品牌消费未来十年大的趋势最容易看清楚。
比如白电和高端白酒行业,我们用后视镜看到其过去十年表现很好,也同样有理由相信它们在未来十年表现也会不错,因为这两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很稳定,品牌也深入人心,龙头公司先发优势非常明显。消费者不管是用空调、冰箱还是洗衣机,首选的品牌就是那么几家,同理,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如果想喝点好酒,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也就是那么几种白酒,很难想象未来某一天会突然出现一个行业颠覆者,把白电和高端白酒目前这几个领头羊给颠覆了。
横向来看,有些行业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复制,有些行业就不行。例如保险行业,大家都很熟悉的“戴维斯双击”这个专业术语来源于靠保险股起家、打破了“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戴维斯家族。
老戴维斯以妻子的5万美元嫁妆做投资本金,在其88岁离世时创造了9亿美元的财富,历时47年,年化复利回报达23.18%;家族第二代谢尔比掌管的基金,20年中有16年战胜标普500指数,累计收益37.9倍,年化复利回报19.9%,超越同期标普指数4.7%的表现;家族第三代克里斯掌管的基金,1995年到2013年年化复利回报11.95%,同期标普表现为7.61%。
值得一提的是,戴维斯家族三代都钟情保险股,他们不仅以保险股起家,更是分别于不同时点在美国、日本、韩国复制,在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投资保险股,都取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由此看来,保险行业就适合用后视镜来看。
                                                                          ■用后视镜看企业软实力
除了行业的维度,后视镜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看企业组织、文化和管理团队等软实力,我们是实业出身,因此特别注重实地调研以及同企业管理层的沟通交流。
实业经历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像茅台那样天生丽质、产品供不应求的,大多数行业都在同质化竞争的红海里搏杀,利润率很低,企业最终能跑出来靠的往往是组织文化、管理层等软实力,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
从后视镜看公司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它过去的企业风格、企业文化、看它的管理团队是否能把过往的战略延续下去,也就是看其成功的基因,如果说这种基因让企业过去成功了,那么如果基因不变,未来继续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具体来说,用后视镜看公司的过往,更多的是能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过去实际的经营情况以及管理层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其中实际经营情况反应的是企业盈利模式的健康程度,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数据就是对此的直观反映;至于管理层的维度,后视镜其实可以看到企业管理层过去的战略规划是否能落实执行、管理层的风格是比较激进还是稳健保守,企业文化是怎样的等等软实力。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后视镜只是一个工具,有没有效果要看怎么用,一旦用好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过往有不少使用后视镜获得投资成功的案例,但我们还是强调,后视镜不能轻易使用,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望远镜、显微镜组合起来用,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工具能包打天下。

2021-09-25 [奶酪观点] 用望远镜选好赛道

2021-09-25 [奶酪观点] 用望远镜选好赛道

 

如何在A股全市场近4000只股票中选出心仪的对象,一直是投资者的痛点。毕竟,选错的代价非常高昂,浪费时间、亏损金钱、错过其它机会等等,都是投资生涯中不可承受之重。选股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奶酪基金在投资中经常会用到的“三面镜子”:用望远镜、显微镜和后视镜组合起来看公司。
本文是奶酪基金“投资中的三面镜子”系列的第一篇——望远镜。

                                                                              ■坚持用长期视角看待投资
对于投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有一点却是所有人的共识:投资是面向未来的。因为投资的回报不是来自于辉煌的历史,而是取决于未来的价值创造的增量。
因此,是否具有足够的前瞻能力和对未来的穿透力,就成了区别普通投资者和优秀投资人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望远镜了。
我们使用望远镜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坚持用长期视角看待投资以及标的所处的产业,投资上市公司的本质就是投资实业,而这种从实业的角度出发思考给投资带来的往往是产业视角和思维的形成。
我们认为,做实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会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经济周期,不管经济形势好不好都要坚持做,绝不是说经济形势不好我们就把生产线卖掉,把几千个工人遣散,等经济形势好了再重新投产,因为这样做你马上就出局了,不会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过宏观的大周期、产业的各个小周期,产品的更新迭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现金流的管理等方面,都深刻影响我们的选股理念,让我们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因此,实业经营背景让我们自然就有了一种用望远镜来看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模式。
来到二级市场上,我们同样带着实业的思维,认为投资二级市场的本质就是实业投资,投资的对象是实体企业股权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赌博的筹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高潮和低谷,因此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平静面对短暂的波动。
我们认为,以天为单位看待投资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以3-5年为周期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而奶酪基金从投实业到二级市场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用望远镜看问题,因为长周期来看实体经济必然是向上发展的。
我们使用望远镜的第二个原因是,当有些行业和公司当下暂时陷入困难或者笼罩在迷雾中时,用望远镜更能发现其长远的投资价值——投资要预见未来,要有向前看五到十年的能力。
除了不错失良机,我们在使用望远镜时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公司盈利持续性问题,我们想找那些经营上不会大起大落大公司,而不需要某一年好或某一年落难的公司,这对我们来说花的精力太多了,因为每年需要轮换投资标的的频率会被迫提高,成本收益比反而降低了。
比如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美国八九十年代相近,那我们就可以研究美国过去二十几年的行业演变,并对处在这一个阶段、能够超越其它行业发展速度的行业进行投资。比如,现阶段的受益于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医药医疗产业及医疗信息化产业,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先进制造业、大消费、大金融等行业,就有很大的投资机会,这些行业也是美国过去二三十年回报率较高的行业。
用望远镜就容易看清楚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投资指明方向,当一些有着长远投资前景的行业或者公司暂时陷入困难时,其实提供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用望远镜找好赛道好公司
望远镜是用来向远处看的,看长远的未来种子选手的表现如何,看看它所处的赛道怎么样,如果赛道很好,赛道上的选手成绩都不错,我们就会多看几眼;或者虽然赛道一般,但种子选手通过自身的优秀实力跑出来,成了赢家。这两种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投资实务中,我们用望远镜来定性分析公司的供需格局、成长空间、竞争格局和竞争优势等,以预判公司的未来以及估值。
从大方向上来说,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去,发现一个公司处在广阔的大行业中,行业内公司的聚集度、市占率、市透率(成长空间)均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公司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或成熟期,公司的产品线梯队非常健康,且各个产品品类均处于生命周期的初中期阶段,产品不容易被替代且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那么这样的公司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
具体说来,我们使用望远镜看公司时注重五个方面:好的供需格局、弱周期、
好赛道、好的竞争格局、内在价值不断增长。
首先,要有好的供需格局。公司的主营产品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喜欢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或成熟期、产品线梯队非常健康,且各个产品品类均处于生命周期的初中期阶段,产品不容易被替代且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公司,这意味着公司的产品力非常好。
我们喜欢提供的产品长期来看供小于求的公司,是因为经济规律和供求关系决定了,供小于求的公司有定价权,我们喜欢有定价权的公司,这意味着其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对上下游资源的把控能力更强。

其次,企业所处的行业具有弱周期属性。必须强调的是,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就像钟摆一样,总是不停地摆动,但有些行业周期属性弱一些,有些行业周期属性则很强,弱周期行业相对来说更容易把握,因为企业经营不会大起大落,更容易评估。其实,行业周期大部分都因为供需结构产生的,供需结构不稳定,周期性的体现就会更强。
第三,企业处在一个好赛道上。生意是分三六九等的,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生来并不平等。在投资之前,我们会问自己很多个问题:拟投公司是否有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强吗?天然垄断的属性怎么样?有网络效应吗?客户对产品的判断力如何等等,只有找到那些天然具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才是投资的要义。在好赛道这个维度上,我们主要聚焦于行业增速和行业的成长空间。
第四,好的竞争格局。看竞争格局时我们喜欢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聚集度很高,具有垄断属性,行业内胜负已分的企业。在胜负已分的行业和企业里找到赢家去投资,比在行业竞争格局未定时投资一个企业并期待其成为赢家有更大的胜算,因为赢家抗风险能力更强,投资确定性更高。在这种类型下,我们会去投资价值类公司。
第二种类型是聚集度由低到高的过程,这时我们会去投成长类股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找的是已经站稳脚跟的细分行业龙头,只是其聚集度还没有达到第一种类型那样集中而已,我们绝不会投资市场格局非常混乱、还看不出谁是龙头的公司。
最后,我们喜欢内在价值不断在增长的,在创造价值而非毁灭价值的公司,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产生正向现金流,有真金白银的盈利,而非收到一堆白条,大量应收账款最后变成坏账无法收回。
这五个方面就是奶酪基金对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其实完全符合条件的公司是很少的,符合的条件越多我们就会给予更大的置信区间和配比权重,企业不是完美的,总会有某方面的问题,望远镜的作用也不是看细节,而是找到好的行业和公司。 

2021-09-10 [奶酪观点] 价值投资的核心永远都是安全边际

2021-09-10 [奶酪观点] 价值投资的核心永远都是安全边际

 

跌宕起伏、牛熊震荡本就是资本市场常态,不管是面对暴涨的诱惑,还是重跌的恐慌,做投资须始终坚守价值之根本,用科学的投研体系和决策流程减少犯错的概率,用风控和纪律克服情绪弱点,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冲击。

价格是你支付的,但价值才是你最终得到的,价值投资正是着眼于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基石,花100元买价值10块的东西,肯定不是价值投资。有了安全边际,投资才是进可攻退可守。

我们对待投资的态度非常保守,认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永远都是安全边际,脱离安全边际谈价值投资就如同镜花水月,安全边际是整座投资大厦的基石。而怎么样正确地去估算一家公司的价值,就是最关键的因素。

我们遵从真实性的原则,会选择以绝对估值的方式来估算价值,选取公司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来作为估算的数据基础,最大程度地去还原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从而折算出此时此刻这家公司到底价值多少。当然了,估值方式一定是灵活的,某些公司因为业务的原因,而导致财务指标异常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比方说基建行业的资本性支出问题,房地产公司的库存问题,PPP项目的营运资本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我们手动去核算调整的。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价值我们必须把握住,伺机而动,等待安全边际的到来。市场的情绪永远无法预估,就像没人预料到这次教育双减政策的黑天鹅一样,但历史无数次证明,即使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安全边际也会是最重要的保障线。

市场不总是有效的,股价往往会过分反应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也为投资创造了机会。在一定的安全边际下,以更低或者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当市场弱有效时就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机会,市场价格低于公司价值的时候,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2021-09-03 [奶酪观点] 净利润(E)的可调节性和PE估值的缺陷

2021-09-03 [奶酪观点] 净利润(E)的可调节性和PE估值的缺陷

                                                                                  ■净利润(E)的可调节性
在三张财务报表中,很多投资者都非常看重利润表,因为利润表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而在普遍应用的P/E估值中,E代表企业的当期利润,用市值除以净利润,则得到企业的市盈率水平,从而去判断一家企业是高估还是低估。但这种估值方法无法体现企业经营本质。主要原因在于E的可调节性,以及其它的逻辑缺陷。
在会计规则中,净利润存在一定的可调节性,调节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利润≠赚钱
甲公司生产杯子,投入100元购买原料,生产制造支付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电费等等成本70元,生产出来的杯子作为存货,价值是170元,在资产负债表里,可以记上170元的资产。在利润表里面,存货就是营业成本。现在有乙公司和甲公司签了个合同购买杯子,但没有打款,而采用赊销的方式,协议价格是300元,这笔存货于是产生了130元(300-170)的营业利润,扣除25%所得税,甲公司喜大普奔地在利润表上获得了97.5元的营业利润。
但万一乙公司后来说我没钱了,不给家公司打款,那么甲公司只是赚了账面利润,并没有赚到真金白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就会变成坏账。
2、特别注意应收、应付和存货
应收、应付和存货的非正常变化,很有可能是企业经营恶化的危险信号。例如应收账款突然性增加,则要考虑企业对下游的把控能力是否减弱,需要通过更多的“赊销方式”来维持渠道和市场,这一做法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变成坏账;如果是产品库存增加,则可能是企业产品需求下降的信号;如果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时增加,那么就更麻烦了,说明企业产品即使赊销,也卖不出去。如果是应付账款占比提高,这说明企业对上游的掌控力增强,是一家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信号。
那么反过来,应收账款和存货下降,是不是代表一家企业的生存状况好转了呢?也未必!有些企业把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或者把自己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打包卖给关联企业,从而美化财务数据,实际上却孕含着更大的危机。
总之,我们通过观察企业的财务数据,引发质疑和思考,是引导我们去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不是仅仅从财报上得出几个数值代入估值公式做估值。
3、延期的净利润
在有些行业中,企业赚取的利润不会立刻反映在当期的利润表上,比如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是一个盖房子卖楼的生意,采用的是预付制度,需要到交房的那一刻,才会确认收入,而交房的周期是通常是2年。所以,卖房者交了定金(不论是全款还是首付),只能体现在预收账款里面,不会体现在利润表里面。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房企预收账款的情况,去推断两年后这家企业的利润表现。同理,我们也可以通过两年前房企的预收账款情况,来推断当期的利润表现。
4、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是最有可能被用来“操作”的科目,这个科目用来轻松调节数十亿利润。
那么什么是资产减值准备?通俗理解,就是因为一些现实因素,我的资产可能不值原来那些钱了,所以应把损失的差额计入该科目。
在玩弄资产减值方面“火出圈”的,要数獐子岛的扇贝跑路一案了。獐子岛是一家养殖海参和扇贝的海鲜养殖公司,散落于海里面海参和扇贝,是公司最大的库存资产了。2014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异常冷水团,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遭遇绝收。也就是说扇贝被冻死了。这使得公司前三季由盈利预报转为亏损8.12亿元。2017年獐子岛公司再次发布公告称扇贝存货异常,导致当年亏损7.11亿元。2019年,獐子岛公司又称扇贝“大比例死亡”,当年,公司亏损3.9亿元。
根据深交所规定,中小板企业连续2年亏损将被ST,连续3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连续4年亏损将被终止上市。从獐子岛2014-2018年归母亲净利润可以看到,分别为-11.9亿元、-2.43亿元、7959万元、-7.23亿元、3211万元,很明显,獐子岛公司通过“扇贝死了”计提资产减值,以便于在次年宣布“扇贝没死”释放利润,平滑公司亏损,避免公司退市命运。
一般来说,资产减值损失包含的东西很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商誉、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发生减值的确认都计入该项目。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做的像獐子岛这样像出格,有时候,平滑盈利、季度财务数据“大洗澡”等手段,也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所采用的“没有恶意的谎言”。
5、公允价值变动
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都有公允价值变动这一科目。企业账上的房地产、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由于市场价值的变动,就会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比如某企业在深圳有一套商品房价值5000万,由于房价上涨迅猛,年末根据周边房地产估价,这套房产已经价值7000万了,这时候账上就会多2000万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加进营业利润。
由于公允价值变化,并非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是不可持续的利润来源,所以在看待财报的数据时,要对公允价值的变动多加留意。
                                                                                         ■PE估值的缺陷
   PE提供了一种估值视角,用“市值/净利润”或者“股价/每股收益”。这种思考的维度是,一个公司如果以当前的价格买入,多少年后,它赚取的利润总和等于现在的价格。例如一个5倍市盈率的公司,可以看作以现在的价格买入,5年后,它获得的总利润等于现在为它支付的价格。而动态市盈率,则考虑了公司成长的变量,也就是公司如果每年的利润都在增长,那么投资回本的时间周期就会缩短。
   但不管是静态PE还是动态PE,这个估值逻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1、由于E的可调节性较多,无法区分识别净利润的质量。
2、同行公司并不一定可比,存在被误用的可能。例如一个食品饮料公司A的PE是30倍,而同行业的B公司PE是45倍,那么市场就可能认为A公司比B公司便宜,但他们的业务组合、抗风险能力和潜在增长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在估值时应尽量避免滥用这种相对法的思维方式,而要以收购企业的视角去审视公司的质量。比如A产业园旁边有一个工业园。在收购A产业园的时候,双方谈判,旁边的工业园值多少钱并不会成为估值的主要依据,你应该思考的是,这块地值多少钱、产业园的建筑造价多少,园区有多少商户,每年租金收入多少,运营这个园区成本是多少,这些才是影响这个产业园价值的核心要素,而不是简单地和旁边地工业园做比较。
3、当公司的收益或预期收益为负值时,PE估值法失效。
4、不能识别资本性开支。有的企业虽然赚了不少账面利润,却需要不停地扩大投入维持营运,导致这些利润只是过路财神,左口袋进,右口袋出。

奶酪基金2021年8月月报

奶酪基金2021年8月月报

 

截至8月26日收盘,八月份,上证综指涨跌幅3.07%,上证50涨跌幅-1.4%,创业板指涨跌幅-5.11%,沪深300涨跌幅-0.2%。
八月份以来市场一改过去半年双创热点和价值股收益差距持续拉大的态势,开始出现了价值股的超跌反弹迹象,而过去高估值的板块也陆续出现板块间的分化,不过受政策持续利好的一些行业依然表现出色。
继七月份教育双减政策带来的板块和整体大幅波动以后,八月份又接连发生互联网反垄断,医药集采,白酒座谈会等对行情产生较大波动的影响事件。我们选取了比较重点的两个行业事件进行解读:
关于流传的国家市监局召开座谈会的文件,我们点评如下:正本清源,短期影响,长期利好
1、目前是座谈调研还不是政策,是征集看法,主要针对的应是资本围猎酱酒,以及茅台酒价高涨如何控制的问题。
2、要打压的不是白酒,而是投机资本,是针对二级市场并购白酒以及借酱酒题材炒作的资本,以及一级市场追逐白酒尤其酱酒的资本。
3、资本无序炒作和投资肯定是要退潮的,客观上会短期引起一些回落,但是这对白酒健康发展是好事,对现有的名优酒公司长期也是好事。我们之前不就是担忧行业被炒作过度沉渣泛起吗?现在要帮我们把新进入搅局者挡在门外了,把一批投机分子清出去了。
4、分管白酒的工信部说了,白酒是中华文化遗产,要申遗。白酒寄托了多少中国文人墨客情思,与国粹文化艺术天然有着紧密联系。浮躁了要训一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近期白酒的下跌主要还是估值过高,基本面没有太大的问题。白酒板块资金聚集度较高,估值也出现一定的泡沫,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容易引起资金出逃,放大波动。
我们长期看好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毛利高、竞争格局良好,现金流稳定,长期供不应求,具备强大的市场定价权。白酒板块经过调整后释放了部分风险,但估值仍然偏贵,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估值,不建议盲目追高,需耐心等待寻找错杀的标的进行布局。
对于医药集采,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过去认为不大可能被集采的对象也被纳入了集采范围,比如相关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高耗材,胰岛素,骨关节等等,相关标的也迎来了惨烈下跌。甚至包括一些过去自费的比如生长激素等也出现省份集采的讨论,集采范围最近也衍生到各行各业,比如奶粉和军工的集采讨论等等,被戏称为:万物皆可集采!
另外我们观测到医药的一些龙头企业比如恒瑞医药因为业绩的问题,导致估值杀跌,过去作为行业其他各版块一个估值的对标锚定物,恒瑞估值的下跌导致其他细分板块的估值中枢也纷纷下调,但是实际企业业绩本身并未出现下滑,反而是报表超预期增长,所以非常值得积极的研究跟踪。
从收益结果来看,过去半年对于坚守价值投资风格的投资者来说并不友好。坚持低估加绩优型价值投资的人分外看重估值带来的高安全边际,但是去年一直维持的抱团风格,导致一些传统的价值投资股的估值严重高估 ,很多长期持续跟踪的标的都失去了让人买入和持有的欲望。但是经过这半年多的调整,目前很多优秀的标的已经出现了我们可以接受的价格,目前看到的是这些标的出现了难得的很合适的买入价格,过去一直等待建仓的标的也跌出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所以我们认为下半年是坚持风格等待逐步收获的时节,相对来说对于持仓可以更乐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