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3 [ 奶酪观点 ]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逆风”投资
2020-3-13 [ 奶酪观点 ]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逆风”投资
- 03/13/2020
- 13:40
Wind数据显示,2003年12月31日至2019年9月30日这15年期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总体为13.06%,去除最好的10天后该数据仅为9.33%,去除最好的20天后降为6.42%,而去除最好的30天后,该数据则大幅降为3.86%。
从这个数据来看,投资的过程,几乎都是在等待和忍耐中度过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投资是不赚钱的。上述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投资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是要逆风的,只有少数时间才可以顺风;第二,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否则长期收益率必将平庸,因此需要长期持有,做好准备时刻在场。
既然投资中大部分时间需要逆风,那么,如何习惯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中“逆风”投资就是非常重要的事了。

逆商在投资中的应用:理解、接受、执行
中国人讲得比较多的词汇是智商、情商,但是否能做成一些事情,其实比起专业因素来说,性格因素往往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比如如何面对逆境的能力,这就需要说说逆商这个词了。
根据百度的定义,逆商一词有三个维度的内涵,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我们把它引入投资中来,就变成了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中“逆风”投资的课题,相对应的也有三个维度:能识别逆的东西、能接受逆的结果、敢于做逆的事情,简化成三个关键词就是:理解、接受、执行。
首先来说“理解”这个维度,要能识别逆的东西,需要足够专业的知识和识别价值、判断价值的能力,是否有实业的背景、对所投资的行业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是否有金融背景、能看懂财报以及不同财务指标所隐含的意义等等都是“理解”这个维度的门槛。为什么面对股价下跌这件事,有的人不计成本恐慌式抛售,而有的人则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买?表面的行为背后,其实就是对投资标的是否可逆的理解不同。
其实是“接受”这个维度,意思是面对股价下跌这个事实,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可以提前做一些包括心理、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准备,我们日常强调“黑天鹅”思维,即在日常运行中,要有各种应对不同级别风险的预案和一定的容错率,就是在平日里做好准备,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不慌。
最后是“执行”这个维度,“逆风”投资最难的就是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因为它建立在对企业未来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而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你和市场逆向而行时,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能在这种压力下坚持自己的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足够坚实的研究,还需要经验、心理素质、性格等很多因素。
逆风逆习惯了,遇事就不慌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道了很多道理,可要想过好这一生,还是要实实在在地经历过许多事情,否则对很多道理都无法有刻骨铭心的理解,资本市场也是如此。有一种说法是资本市场是用钱换经验的地方,也是用经验换钱的地方,这其实说明了投资经验很重要、投资的年限也很重要,所谓见多识广不外如是。
投资经验的意义正在于此,过去十多年里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面对过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风险、经历过的很多次千股涨停、千股跌停等等,都会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会本能地做出反应。
我们在资本市场逆风已经逆习惯了,因为遇到过的问题很多,见过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场面也很多,自然就习惯了,一旦有什么风险出来,就可以很快地去识别它,而且也不慌,因为已经做好准备去接受它,然后去采取行动。
其实在顺风的时候我们不怎么忙,比如2017年时赚了很多钱,那时最好的做法就是等待持仓标的上涨,因为估值比较合理,既没有便宜到可以大量买入,又没有贵到必须马上卖出,那么耐心持有就是最好的策略。而逆风的时候就很忙了,比如市场大跌或者持仓标的出现较大跌幅的时候,就会按照上述既定流程——理解、接受、执行来开展投研工作。
黑天鹅思维:把每一天都当成逆风来看待
逆风逆习惯了,就会把每一天都当成逆风来看待,这就要求我们拥有“黑天鹅”思维,时刻做好准备来面对“黑天鹅”的到来。
说起黑天鹅,就一定要提一下《黑天鹅》这本畅销书。
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17世纪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塔勒布将这些你或许永远想不到但却发生了且有特大影响的事件概括为“黑天鹅”事件。所谓的“黑天鹅”事件有以下三个特征: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预测性。
金融领域尤其证券投资领域是“黑天鹅”事件的高发地带,因为这里是利益、人性、欲望和政策等很多方面交织、纠缠、角逐的地方,这就要求投资人必须有事前预案,时刻做好防备。
我们强调“黑天鹅”思维,也就是在日常运行中,要有各种应对不同级别风险的预案,也要有一定的容错率。公司办公室里很多地方都摆放了黑天鹅摆件,就是为了强化风险意识,提醒大家“黑天鹅”可能随时光顾,无论对市场或某只个股如何乐观,也要严守投资纪律。
写在最后
在资本市场中,生存远比活得精彩更重要。用黑天鹅思维来做事,把每一天都当成逆风来看待,确保自己可以始终在市场中存活,这样才能充分享受投资的复利,行稳致远,方为长久之道。
2020-3-6 [ 奶酪观点 ] 正向研究和逆向投资
2020-3-6 [ 奶酪观点 ] 正向研究和逆向投资
- 03/06/2020
- 13:27
投研的两端分别是研究和投资,而连接这两端的是等待。研究的核心是商业理解力和概率思维,需要正向展开,顺势而为;而投资的核心是赔率和逆向思维,因为人性的弱点,总会有好的投资机会出现,逆势而为不但会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且往往也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我们认为研究永无止境,专业化的深度研究创造长期价值,推崇价值投资理念下的投研一体化;同时,我们也喜欢价格非理性下跌后的逆势出击,因为更多的安全边际会带来更多的心理优势和容错空间。

行业的顺势而为和股价的逆势而为
在基金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经历了A股市场多轮牛熊转换、见证了市场和行业的起步发展后,我们成为了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和专注的企业研究者,秉承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希望通过深度研究企业来找到长期大概率获胜的投资机会。
做投资可以化繁为简,我们遵从真实性的原则,将企业自由现金流视为命脉,最大程度地去还原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从而折算出此时此刻这家公司到底价值多少,我们深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将企业价值作为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正向研究是为了确定内在价值,找到确定性更高、概率更大的投资机会,对价值的判断一定要顺势而为,而不是去买明年乃至未来前景不好的一些行业。
我们希望找出一些好行业,然后在价格比较合理的时候去买入,这样一来,无论是价格的下跌还是内在价值提升的幅度高于价格提升的幅度,两种情况下都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至于股价的逆势而为,则是因为逆向投资有更多的安全边际,同时也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超额收益怎么来?正向研究选到了内在价值不断的增长的好公司,本来价格跟随内在价值往上走的,但偶尔会有一段时间因为市场的短期非理性因素,股价跌了,这样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反而拉大了,那么当市场认识到好公司的内在价值后,股价就会回归,这就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正向研究需要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好行业的标准是凭借常识能一眼看得出来好的行业,好公司也是不用算账的,需要通过拆解财务报表、用计算器来算才能判断是否值得投资的行业和公司就不是好行业和好公司。
有的人执着于价格上多一点少一点,其实这都不影响投资,因为短时间内,市场会因为预期、情绪等因素上下波动,但如果拉长时间看,最终的价值还是会落到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上。
好行业的标准需要满足行业的供需结构稳定、处于弱周期、好赛道、竞争格局良好、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等条件。
好公司的标准是处在广阔的大行业中,行业内公司的聚集度、市占率、市透率(成长空间)均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公司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或成熟期,公司的产品线梯队非常健康,且各个产品品类均处于生命周期的初中期阶段,产品不容易被替代且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
我们研究行业和公司时就是按照上述标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将每个指标都拆解开来,逐一展开研究。
正向研究的难点在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足够多的投入时间,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实业的背景、对所投资的行业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是否有金融背景、能看懂财报以及不同财务指标所隐含的意义等等,都是研究和投资的门槛。除此之外,想把投研做好,还不是简单看几篇财报和研究报告就行的,很多时候还需要实地调研。
经过企业生命周期的定性和财务数据的定量分析后,我们很注重对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实地调研,从商业模式、行业供需、经营管理、团队管理、产品特点、渠道优势、价格优势等多个维度更好的去了解企业,以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模式与公司高管深度交流,接触行业一线专家、上下游产业链关键人员,获取一线的信息。
从能接触到的资源和专业度、可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角度来说,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确实有非常大的差距。

逆向投资的难点是能否做到知行合一
逆向投资是一种策略,它的基础是价值投资。投资者需要能评估出一个企业未来能为股东赚多少钱,才能判断以当前价格买入是否合理,而不是锚定过去的价格去做逆向投资:有些公司虽然股价跌去了一半,但相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个价格有可能仍是高估。
如果说正向研究的难点在于专业,那么逆向投资的难点就在于情绪控制上。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
逆向投资一定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基础上的,而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当你和市场逆向而行时,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能在这种压力下坚持自己的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足够坚实的研究,还需要经验、心理素质、性格等很多因素。
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导致的市场短期下跌,尽管各路投资者对市场短期下跌早有预期,然而当下跌真正以超过3000只个股跌停这样凶猛的姿态降临时,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时候的逆向投资不仅考验的是平时的眼光,也考验的是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和勇气。在下跌的第一天以及随后的几天,我们认为一些股票跌出了价值,开始加仓,同时也卖掉了一些性价比不太高的股票,让整个组合的集中度更大一些。
敢于逆向的勇气背后,是基于正确认知的底气,而超额收益,正是对这二者结合起来的奖赏。
等待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投研的两端分别是研究和投资,而连接这两端的是等待,等待的核心是谨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识。从长期来看,优秀的投资无法挽救糟糕的研究,优秀的研究却可能毁于糟糕的投资。然而相比之下,最难的还是学会等待。
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等待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等待好的投资机会的出现,还是等待已经投了的企业基本面、业绩和股价的变好。但是,很多投资人却没有耐心去等待,总是急不可耐。
如何才能做到稳如泰山,可以等到好机会的出现?要在思维深处建立起一种意识:等待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等待也是有策略的。
首先,要选到好的行业和公司,并在价格合适或低估时买入,等待所投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然后定期研究、跟踪,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时间的朋友,所以等待就可以很从容。
其次,投资机会稍纵即逝,例如新冠疫情这次,农历庚子鼠年第一个交易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下的A股市场陷入恐慌,再现“千股跌停”场景,然后第二天市场就开始反弹,后面不久就收复失地,这时就需要投资者迅速反应,敢于逆向买入,逆向买入的勇气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底气,也就是持股信心,这就得益于平时等待期间对行业和企业的深入研究。
最后,所有选择背后都有一个机会成本问题,等待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我们投的是一揽子股票,完全可以在等待期间变被动为主动,加大研究,然后根据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变化做一些换股调仓。
写在最后
A股市场是新兴市场,波动很大,可对于真正坚定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而言,市场波动越大,往往意味着能够以更低价格,买到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机会更多,这往往需要投资者在看得准的前提下敢于逆向而行,它是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正向研究的难点在专业上,比的是投资者的眼光和商业理解力是否足够的底气;逆向投资的难点在情绪上,比的是投资人的定力、耐心和能否顶住压力、知行合一的勇气。
敢于逆向的勇气背后,是基于正确认知的底气,而超额收益,正是对正向研究和逆向投资相结合的奖赏。2020-2-28 [ 广东广播电视台 ] 奶酪基金:疫情不会改变长期走势,坚定看好六大行业投资机遇
2020-2-28 [ 广东广播电视台 ] 奶酪基金:疫情不会改变长期走势,坚定看好六大行业投资机遇
- 02/28/2020
- 17:09
主持:关珊(广东股市广播FM95.3《走进机构大本营》)
嘉宾:郭谦之(奶酪基金合伙人)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受到举国关注。资本市场遭遇“黑天鹅”,但市场表现却出现了“黄金坑”行情。奶酪基金合伙人郭谦之表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改变长期走势。在疫情带来的调整中,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检查重点行业和持仓标的,优化投资组合,有助于把握未来投资机遇。
投资如何应对疫情
1、首日大跌,市场被砸出“黄金坑”,现在连日上涨,是否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过去?
答:投资中有一些很难判断又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例如股市明日是涨是跌?疫情影响面有多大?什么时候疫情会彻底结束?诸如此类问题,我们认为一直着眼于预判市场只会浪费大量精力。就像2018年贸易摩擦时市场非常悲观,事实上,现在贸易摩擦仍在持续,但已经不是影响市场的最主要矛盾了。
回到疫情的问题上来,我们认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改变长期走势。而在疫情可能带来的调整中,我们会侧重于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检查自己关注的重点行业和持仓标的,从个股的角度出发,研究组合的收益风险比能否在调整中得到优化。
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本次疫情影响带来的是布局机会,而不是所谓的应不应该抄底。
2、应对比预测更重要,具体来讲,奶酪基金会如何应对?加仓还是减仓?
答:在仓位上我们基本维持不变,仍是7成。我们并没有做仓位择时,主要做了一些内部轮动的调整,用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标的替换掉一些性价比较低的标的。我们的持仓呈头大尾长的结构,从调整的结果看,我们头部的持仓略微增加了一些,尾部分散的部分减少了一些,相比之前而言集中度提高了。
3、轮动调整的逻辑是什么?
答:从微观来说,是收益风险比。从宏观一点的角度,是估值和成长的逻辑。坚持价值投资,做市场逆行者,知易行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机会到来时足够进取,在看好的企业出现较好的安全边际时,增加低估优质标的的配置;同时又保持足够灵活的空间,维持3成左右的类现金,以及做好使用对冲工具的准备予以应对,这也是我们一直保持7成仓位的原因。
4、虽然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但毕竟为了应对疫情,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势必会对经济增速造成一定影响,一些企业的现金流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奶酪基金如何看待?
答:这些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对一部分企业,主要是餐饮、旅游、服务行业等,本来依靠春节的节日性消费赚钱,现在受疫情影响,确实出现现金流比较紧张的情况。
奶酪基金一贯的选股逻辑是在成熟和成长行业里面的精选低估龙头,在定量分析上,采用绝对估值的方法,重视安全边际,这种选股逻辑,相当于被动排除了现金流不好的企业。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选股时,就会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作为一个评估因素,因此在此次疫情中,我们重点布局的企业,在资金方面受的冲击并不大。
5、奶酪基金一直都看好大消费、大金融类的企业。特别是消费类,受春节疫情的影响,可能出现业绩的暂时下滑,这种情况下,是应该回避还是应该抄底?
答:有些风险是不可逆的,比如餐饮、旅游、酒店等消费品种,但有些行业的需求,只是暂时被抑制了,这就需要我们区别对待。例如某些医药的需求,这段时间去医院看病的人会减少,疫情过去后,就会释放出来。总之,短期业绩受到影响,但不影响长期趋势。
我们还是遵循“长期价值成长+安全边际”的思路,出现合适的机会,会逢低布局。
最后我们重申一点,我们选股的核心逻辑是安全边际以及企业经营的基本面情况,我们认为疫情对大部分实体企业的影响都是暂时的。我们不知道、也不会预测底部在哪里,影响是否会持续发酵,我们还是秉持“轻指数,重个股”的思维,从企业基本面和成长空间出发,判断投资一个企业如以当前价格买入的概率和赔率,也就是未来一段时间获利的确定性。
市场不总是有效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恐慌的情况下,奶酪基金的配置更多考虑长周期、低估值的标的,我们认为家电、保险、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都有很多机会。
重点关注行业分析
1、生物医药:医药行业是和疫情关联度非常大的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医药股表现较为强势,奶酪基金是否会从中挖掘投资机会?
答:(1)受疫情影响,医药股表现强势,但波动也比较大,行情出现两级分化。(2)受本次疫情影响,医药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业绩有实际促进作用的,比如抗生素、耗材等;另一类是概念炒作。假设在疫情影响下,对相关公司的业绩的确带来正收益,但由于近期看病的人大幅减少,也会减少日常用药,叠加来看,也难以判断是否对公司的业绩带来大幅增长。(3)我们认为疫情毕竟是短期的影响,从三年、五年的周期来看,这只是一个小波浪,不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复盘03年“非典”来看,疫情给医药带来也是阶段性短期行情,持续性较弱。(4)因此,我们不会因为疫情而加码相关医药类股票,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叠加带量采购、辅助用药等政策导向,看好创新药、抗肿瘤、心脑血管等管线布局良好的龙头的企业,这些优质的医药公司价格都偏贵,我们会近期密切观察市场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2、白酒行业: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否会影响白酒的节日性消费?
答:(1)我们认为,现阶段白酒行业处于挤压式增长的分化加剧期,疫情对短期销售造成影响(节后无实质性销售),一些成本刚性、品牌力、资金实力较弱的区域酒企会加速退出市场,名优酒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高端白酒受影响较弱。(2)我们了解到,一些高端白酒的批发价格略微下调,但下调空间不大,而且从库存看(经销商层面),高端白酒的库存量很小,有的甚至无库存,如果疫情得到控制,需求有可能迎来反弹。(3)长期看每次危机基本都会加速行业洗牌,此次新冠肺炎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并不会改变行业龙头享受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优质有标的出现“错杀”,会逢低布局。
3、家电行业:奶酪基金在2020年的展望中,比较看好家电行业,认为在地产竣工面积回暖的带动下,家电有望迎来较好的表现。现在受疫情影响,家电是否仍然看好?
答:(1)疫情短期对家电公司Q1业绩有所影响,但Q1本来就是行业淡季,短期家电需求将会延迟至疫情稳定后,需求不会消失,2020年地产竣工回暖带动家电销售逻辑没有改变。(2)回顾“非典”期间,家电行业也曾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范围不广(主要影响内销,出口、工厂生产几乎不受影响)、时间不长(对家电零售影响主要在5月份)、幅度不大(全年来看家电内销几无影响)。在情绪反应之后,基本面出色的公司还是有很好的收益。(3)我们认为,疫情会催化消费者对健康家电需求,非典期间消毒类家电增长2-3倍,例如消毒柜、微波炉、带消毒功能洗衣机等等。
4、地产行业:作为家电的上游产业,疫情会否对地产的销售构成负面影响?
答:(1)我们看好地产的逻辑,主要是边际改善和龙头企业集中度的提升。(2)目前,随着疫情预期的明显升温,多地出于管控需要对售楼处进行关停、暂停暂缓工地施工、政府部门备案成交数据中断,但房地产需求并未消失,抑制延后的需求依然可能在二季度逐步释放。(3)此外,疫情发生的1、2月是地产传统淡季,可以抵消一部分冲击,同时国家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和对经济的调控政策也有利于行业的恢复。(4)总体上,疫情主要造成短期冲击而非长期震动,春节空档期相应延长,整体的变动节点后移,对年度乃至更长时间的影响较小。
5、银行业: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复工推迟,银行信贷匮乏,是否对基本面造成冲击?
答:(1)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推迟,人口流动管制,以及相关的消费、服务业不景气等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从公司基本面的角度看,贷款业务层面:众多行业的复工推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需求减弱,银行息差有缩窄压力;资产质量维度:逾期贷款规模上升,资产质量有边际变坏可能性;中间业务层面:经济活动的减少,传到到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疫情给行业带来的主要影响还是短期的,同时也是有限的。短期经济下行确实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也需要关注传导周期;长期角度,基本面承压的环节会恢复,同时要关注各产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等因素。(3)在轮动调整中,因为首日跌幅比较大,一些成长性较好的标的我们认为进入了比较好投资区间,因此我们把防守性的银行板块转换成进攻性的板块。
奶酪基金认为,从长期来看,银行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长期分红稳定,一些优秀银行跌出一定估值吸引力仍会做长期配置。
6、保险行业:奶酪基金曾提到2020看保险行业,但这波开门红的寿险受到疫情影响,是否会影响保险行业的表现?
答:(1)对于保险行业,我们认为其受益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将迎来长期增长的上升区间。(2)短期来看,疫情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寿险行业每年年初都有开门红的传统,疫情的蔓延,不管是对对代理人的扩张,还是代理人业务的开展都会有影响;代理人的人均保费会下降,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都会收到一定影响;另外一方面是投资端,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下行,造成投资收益的下行。(3)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也是短期的,疫情结束后,代理人扩张和业务开展都会恢复,公司保费和内含价值会稳定增长。(4)另外,这次疫情可能提升居民的保险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康险的销售和开发,有利于行业的往保障型的方向发展。
2020-2-28 [ 奶酪观点 ] 为什么不做仓位择时
2020-2-28 [ 奶酪观点 ] 为什么不做仓位择时
- 02/28/2020
- 17:01
择时指的是基金经理踏准市场节奏,根据债券、股票等各种金融资产的波动,调配各类资产比例的做法。对于股票基金,择时简单来讲就是根据市场的涨跌做仓位的调整。
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来看,很多研究结果对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是比较悲观的,分析结果表明很少有基金能在统计意义上具有显著的市场择时能力。
但不择时就跑不赢市场吗?当然不是。因为不需要把精力放在预判市场的涨跌上,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个股和行业的研究上,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等待企业内在价值不断增长带来的股价上涨。
奶酪基金总经理庄宏东也是一位不做择时的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基金长期保持70%左右的仓位。那么,在整体仓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抵御市场的跌宕起伏?危机出现了该如何应对?

一、目标决定路径
问: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武汉封城,假期延长,企业复工推迟,市场非常悲观,开盘首日就下跌了7.88%,跌破2700点,然后又开始强势反弹,一路上涨直至收复2900。像这样大的波动,奶酪基金的仓位也没有调整吗?
庄宏东:整体仓位变化不大。在下跌的第一天还有随后的几天,我们认为一些股票跌出了价值,开始加仓,但也卖掉了一些性价比不太高的股票。我们的调整是内部的轮动,整体仓位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问:长期保持70%左右的仓位,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仓位策略?
庄宏东:仓位调整意味着要去判断大盘的涨跌。我们不预测大盘,这不是我们擅长的。我们更关注个股,关注公司基本面是否健康,价格是否低估或合理。我们更愿意花时间在个股的研究上,赚企业内涵价值不断增长的钱,而不是通过情绪博弈赚钱。另外,我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用很多心思去研究大盘,就缺少精力对个股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长期保持70%左右的仓位,不用纠结大盘未来是涨是跌,避免了过多的情绪消耗在大盘的起起伏伏中,这让我们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把更多精力聚焦在企业本身。
问:长期保持70%的仓位是否会丧失灵活性?
庄宏东:我们认为并不会丧失灵活性。奶酪基金的70%仓位是怎么来的?我们集中投资的标的聚焦在四到五个行业中,然后在不同的行业中精选个股,组合成70%的持仓。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的轮动来优化整个组合的收益风险比。比如A、B、C、D不同行业的轮动,或者不同股票的轮动,我们会根据估值水平和收益风险比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问:在极端的市场行情中,也会坚守70%的仓位吗?比如极度悲观的熊市,或极度乐观的牛市?
庄宏东:我们还是用个股的逻辑来思考问题。比如市面上的股票都处于比较高的价格,不管是行业轮动、个股轮动、还是跨市场的角度,都找不到有安全边际的、合适的买入标的,也就是说我们勉强去凑也凑不出70%了,这时候可能会被动降一点,拿多一点的现金,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过度乐观的牛市中。反之,如果我们看好的公司价格都非常便宜了,我们可能会多买一点,这样仓位可能升一点,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极度悲观的熊市中。
问:升降的幅度是多少?如果对持股有绝对的信心,会满仓吗?
庄宏东:调整幅度不会太大,我们永远不满仓或空仓。当你满仓或空仓的时候,实际你已经在猜测顶部或底部了,如果判断错误,你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当大盘上涨了,你手里永远保持足够仓位,分享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大盘跌了,市面上有很多便宜的股票,你手头还有现金可以买的时候,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问:你很强调投资的心理状态?
庄宏东:我不是利益最大化的一个人,也不是风险最大化的一个人,而是选择心理舒服的一个人。你要是想着一年翻几倍,想着当冠军,你就必须冒足够的风险,你就会常常感觉时间很紧迫。如果常常处于紧迫感之中,内心怎么能坦然?所以我们信奉价值投资,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给自己设定目标,是长期复利,积小胜为大胜。特别是像私募基金行业这样,财富的基数越大,就越是有这种想法,求稳,而不是冒着很高风险赚刀口舔血的钱。当你有了这样的内在目标,然后明白自己的能力圈,你就很自然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剩下的就是心无旁骛地去执行。
所以心态决定了很多东西,目标、路径、策略等等。

二、怎么看待投资中的犯错
问:有没有比较印象深刻的犯错,能否举个例子?
庄宏东:比如我们看好某个家电公司,但觉得它太贵,跟踪了几年,没有买入。2018年3月份,它的股价在3个月里跌了30%,那时我们加了仓位,但买入后一路下跌,从最高的51块跌到20块。那段时间,整个大盘也处于快速下跌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分不清这种下跌是市场错杀,还是公司内生增长逻辑的问题。
问:所以,您对于下跌过多的股票会止损?
庄宏东:会。我们必须永远敬畏市场。止损只会丧失一部分本金,你可以用这笔钱找到其它投资,在别的股票上赚回来,这也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后来这个电器公司的股价涨回来了,但后来的事,谁也无法预测,你以为跌到接近底部,但下面等着你的可能是悬崖。投资中保护本金是最重要的。
问:像这样的错误对整个组合影响大吗?
庄宏东:以整个2018年为例,我们总体业绩比沪深300少跌了一半以上(2018年沪深300下跌25%)。这个业绩是在我们犯了很多错误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没有这些错误,我们会做的更好。但是你在市场中,不可能每一笔投资都正确。所以对于整个2018年,我对这个业绩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还是强调那个观点,中性思维,不要想着赚尽市场每一分钱。除了70%这样的仓位水平,我们也从制度设计上提升容错率,比如单只股票持仓不超过10%,单个行业持仓不超过20%等。
问:投资中的错误会对您的投资带来什么影响?
庄宏东:我认为,影响是两方面的。好的方面是,你经验丰富了,遇到类似的情景你会有应对的策略。不好的方面是,当所谓的情景重现时,错误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会影响正确的决策。因为在一些新的领域,不能完全参考过去。避免犯错需要更深度的研究提高认知的准确性,也要不断提醒自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在情绪上类比的倾向。
所以我们公司强调“黑天鹅”思维,也就是在日常运行中,要有各种应对不同级别风险的预案,也要有一定的容错率。
三、投资最难的是知行合一
问:逆向投资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你认同吗?很多投资者理解逆向投资就是“别人恐惧你贪婪,别人贪婪你恐惧”,你怎么看?
庄宏东:我是认同逆向投资理念的。但逆向投资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与市场反向操作,这种理解就太形而上了,我认为逆向投资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价值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的。
逆向投资是一种策略,它的基础是价值投资。你需要能够评估一个企业未来能为股东赚多少钱,才能判断以当前价格买入是否合理。你不能锚定过去的价格去做逆向投资,有些公司虽然股价跌去了一半,但相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这个价格有可能仍是高估。
问:能否举几个逆向投资的例子?
庄宏东:逆向投资有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是某个行业风险暴露后的恐慌。例如白酒行业,几年前受到三公消费限制和塑化剂风波的影响,大家对高端白酒非常悲观,价格下跌非常多,我们认为此类的风险是短期影响,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高端白酒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所以一路加仓买入高端龙头白酒,一直到现在,高端白酒仍是我们持仓中的头部公司。
另外一种情况是行业景气度下滑造成的恐慌。例如地产行业。近几年,地产行业景气度明显下滑,很多地产公司估值中枢下调,地产行业未来虽难以持续高增长,但优秀的龙头公司,由于管理能力、运营成本、资金价格等优势,哪怕获得1%的市占率增长,也会给公司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这种类型的公司也是可以做逆向投资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系统性风险出现导致的超卖,比如2008年和2015年,市场恐慌之后有很多股票都出现了比较好的投资价值。
问:你认为逆向投资最难的是什么?
庄宏东:我认为最难的是知行合一。逆向投资意味着与市场相反,而情绪的纠偏往往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买早了,你就需要忍受较长时间煎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市场狂热的时候,你不能眼红人家赚钱。前几年,市场非常追捧新兴产业,有些公司估值被炒到100倍,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靠讲故事吹起来的公司,几乎没有兑现的。还有一种情况,总想等到更低的买点,在犹豫不决中错失机会。
逆向投资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的基础上的,而未来意味着不确定性,能在不确定中坚持自己的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足够坚实的研究,还需要经验,心理素质,性格等。
2020-2-28 关于蓝奶酪成长私募基金1号触发巨额赎回的公告
2020-2-28 关于蓝奶酪成长私募基金1号触发巨额赎回的公告
- 02/28/2020
- 16:40
2020-2-24 蓝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2020-2-24 蓝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 02/24/2020
- 15:52
2020-2-17 红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2020-2-17 红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 02/17/2020
- 13:42
2020-2-12 [ 奶酪观点 ] 疫情的应对策略和投资机会
2020-2-12 [ 奶酪观点 ] 疫情的应对策略和投资机会
- 02/12/2020
- 13:57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受到举国关注。资本市场遭遇“黑天鹅”,很多投资者非常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如何。下面,奶酪基金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结合我们2020年的布局策略,谈谈我们应对疫情的策略和对重点关注行业的看法。

Part 1 投资如何应对疫情
1、首日大跌,市场被砸出“黄金坑”,现在连日上涨,是否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过去?
答:投资中有一些很难判断又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例如股市明日是涨是跌?疫情影响面有多大?什么时候疫情会彻底结束?诸如此类问题,我们认为一直着眼于预判市场只会浪费大量精力。就像2018年贸易摩擦时市场非常悲观,事实上,现在贸易摩擦仍在持续,但已经不是影响市场的最主要矛盾了。
回到疫情的问题上来,我们认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改变长期走势。而在疫情可能带来的调整中,我们会侧重于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检查自己关注的重点行业和持仓标的,从个股的角度出发,研究组合的收益风险比能否在调整中得到优化。
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本次疫情影响带来的是布局机会,而不是所谓的应不应该抄底。
2、应对比预测更重要,具体来讲,奶酪基金会如何应对?加仓还是减仓?
答:在仓位上我们基本维持不变,仍是7成。我们并没有做仓位择时,主要做了一些内部轮动的调整,用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标的替换掉一些性价比较低的标的。我们的持仓呈头大尾长的结构,从调整的结果看,我们头部的持仓略微增加了一些,尾部分散的部分减少了一些,相比之前而言集中度提高了。
3、轮动调整的逻辑是什么?
答:从微观来说,是收益风险比。从宏观一点的角度,是估值和成长的逻辑。坚持价值投资,做市场逆行者,知易行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机会到来时足够进取,在看好的企业出现较好的安全边际时,增加低估优质标的的配置;同时又保持足够灵活的空间,维持3成左右的类现金,以及做好使用对冲工具的准备予以应对,这也是我们一直保持7成仓位的原因。
4、虽然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但毕竟为了应对疫情,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势必会对经济增速造成一定影响,一些企业的现金流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奶酪基金如何看待?
答:这些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对一部分企业,主要是餐饮、旅游、服务行业等,本来依靠春节的节日性消费赚钱,现在受疫情影响,确实出现现金流比较紧张的情况。
奶酪基金一贯的选股逻辑是在成熟和成长行业里面的精选低估龙头,在定量分析上,采用绝对估值的方法,重视安全边际,这种选股逻辑,相当于被动排除了现金流不好的企业。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选股时,就会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作为一个评估因素,因此在此次疫情中,我们重点布局的企业,在资金方面受的冲击并不大。
5、奶酪基金一直都看好大消费、大金融类的企业。特别是消费类,受春节疫情的影响,可能出现业绩的暂时下滑,这种情况下,是应该回避还是应该抄底?
答:有些风险是不可逆的,比如餐饮、旅游、酒店等消费品种,但有些行业的需求,只是暂时被抑制了,这就需要我们区别对待。例如某些医药的需求,这段时间去医院看病的人会减少,疫情过去后,就会释放出来。总之,短期业绩受到影响,但不影响长期趋势。
我们还是遵循“长期价值成长+安全边际”的思路,出现合适的机会,会逢低布局。
最后我们重申一点,我们选股的核心逻辑是安全边际以及企业经营的基本面情况,我们认为疫情对大部分实体企业的影响都是暂时的。我们不知道、也不会预测底部在哪里,影响是否会持续发酵,我们还是秉持“轻指数,重个股”的思维,从企业基本面和成长空间出发,判断投资一个企业如以当前价格买入的概率和赔率,也就是未来一段时间获利的确定性。
市场不总是有效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恐慌的情况下,奶酪基金的配置更多考虑长周期、低估值的标的,我们认为家电、保险、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都有很多机会。
Part 2 重点关注行业分析
1、生物医药:医药行业是和疫情关联度非常大的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医药股表现较为强势,奶酪基金是否会从中挖掘投资机会?
答:(1)受疫情影响,医药股表现强势,但波动也比较大,行情出现两级分化。(2)受本次疫情影响,医药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业绩有实际促进作用的,比如抗生素、耗材等;另一类是概念炒作。假设在疫情影响下,对相关公司的业绩的确带来正收益,但由于近期看病的人大幅减少,也会减少日常用药,叠加来看,也难以判断是否对公司的业绩带来大幅增长。(3)我们认为疫情毕竟是短期的影响,从三年、五年的周期来看,这只是一个小波浪,不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复盘03年“非典”来看,疫情给医药带来也是阶段性短期行情,持续性较弱。(4)因此,我们不会因为疫情而加码相关医药类股票,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叠加带量采购、辅助用药等政策导向,看好创新药、抗肿瘤、心脑血管等管线布局良好的龙头的企业,这些优质的医药公司价格都偏贵,我们会近期密切观察市场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2、白酒行业: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否会影响白酒的节日性消费?
答:(1)我们认为,现阶段白酒行业处于挤压式增长的分化加剧期,疫情对短期销售造成影响(节后无实质性销售),一些成本刚性、品牌力、资金实力较弱的区域酒企会加速退出市场,名优酒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高端白酒受影响较弱。(2)我们了解到,一些高端白酒的批发价格略微下调,但下调空间不大,而且从库存看(经销商层面),高端白酒的库存量很小,有的甚至无库存,如果疫情得到控制,需求有可能迎来反弹。(3)长期看每次危机基本都会加速行业洗牌,此次新冠肺炎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并不会改变行业龙头享受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优质有标的出现“错杀”,会逢低布局。
3、家电行业:奶酪基金在2020年的展望中,比较看好家电行业,认为在地产竣工面积回暖的带动下,家电有望迎来较好的表现。现在受疫情影响,家电是否仍然看好?
答:(1)疫情短期对家电公司Q1业绩有所影响,但Q1本来就是行业淡季,短期家电需求将会延迟至疫情稳定后,需求不会消失,2020年地产竣工回暖带动家电销售逻辑没有改变。(2)回顾“非典”期间,家电行业也曾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范围不广(主要影响内销,出口、工厂生产几乎不受影响)、时间不长(对家电零售影响主要在5月份)、幅度不大(全年来看家电内销几无影响)。在情绪反应之后,基本面出色的公司还是有很好的收益。(3)我们认为,疫情会催化消费者对健康家电需求,非典期间消毒类家电增长2-3倍,例如消毒柜、微波炉、带消毒功能洗衣机等等。
4、地产行业:作为家电的上游产业,疫情会否对地产的销售构成负面影响?
答:(1)我们看好地产的逻辑,主要是边际改善和龙头企业集中度的提升(2)目前,随着疫情预期的明显升温,多地出于管控需要对售楼处进行关停、暂停暂缓工地施工、政府部门备案成交数据中断,但房地产需求并未消失,抑制延后的需求依然可能在二季度逐步释放(3)此外,疫情发生的1、2月是地产传统淡季,可以抵消一部分冲击,同时国家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和对经济的调控政策也有利于行业的恢复(4)总体上,疫情主要造成短期冲击而非长期震动,春节空档期相应延长,整体的变动节点后移,对年度乃至更长时间的影响较小。
5、银行业: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复工推迟,银行信贷匮乏,是否对基本面造成冲击?
答:(1)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推迟,人口流动管制,以及相关的消费、服务业不景气等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从公司基本面的角度看,贷款业务层面:众多行业的复工推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需求减弱,银行息差有缩窄压力;资产质量维度:逾期贷款规模上升,资产质量有边际变坏可能性;中间业务层面:经济活动的减少,传到到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减少,中间业务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疫情给行业带来的主要影响还是短期的,同时也是有限的。短期经济下行确实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也需要关注传导周期;长期角度,基本面承压的环节会恢复,同时要关注各产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等因素(3)在轮动调整中,因为首日跌幅比较大,一些成长性较好的标的我们认为进入了比较好投资区间,因此我们把防守性的银行板块转换成进攻性的板块。
奶酪基金认为,从长期来看,银行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长期分红稳定,一些优秀银行跌出一定估值吸引力仍会做长期配置。
6、保险行业:奶酪基金曾提到2020看保险行业,但这波开门红的寿险受到疫情影响,是否会影响保险行业的表现?
答:(1)对于保险行业,我们认为其受益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将迎来长期增长的上升区间(2)短期来看,疫情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寿险行业每年年初都有开门红的传统,疫情的蔓延,不管是对对代理人的扩张,还是代理人业务的开展都会有影响;代理人的人均保费会下降,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都会收到一定影响;另外一方面是投资端,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下行,造成投资收益的下行(3)疫情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也是短期的,疫情结束后,代理人扩张和业务开展都会恢复,公司保费和内含价值会稳定增长(4)另外,这次疫情可能提升居民的保险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康险的销售和开发,有利于行业的往保障型的方向发展。
2020-2-10 红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2020-2-10 红奶酪临时开放公告
- 02/10/2020
- 14:04